
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畐fú(ㄈㄨˊ)
⒈ 滿。
⒉ 古同“幅”。
⒊ 古容器名。
統(tǒng)一碼
畐字UNICODE編碼U+7550,10進(jìn)制: 30032,UTF-32: 00007550,UTF-8: E7 95 90。
畐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畐bì(ㄅ一ˋ)
⒈ 逼迫。
造字法
會意英文
to fill; a foll of cloth※ 畐的意思、基本解釋,畐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畐【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集韻》房六切,音伏。《說文》滿也。從高省,象高厚之形。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又《廣韻》芳逼切《集韻》拍逼切,音堛。義同。
又《集韻》方六切,音福。與幅同。布帛廣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幅【卷七】【巾部】
布帛廣也。從巾畐聲。方六切
說文解字注
(幅)布帛廣也。凡布帛廣二尺二寸。其邊曰幅。左傳曰。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爲(wèi)之制度。使無遷也。引伸爲(wèi)邪幅。小雅。邪幅在下。傳曰。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從巾。畐聲。方六切。古音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