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籓
讀音fān pān biān注音ㄈㄢ,ㄆㄢ,ㄅ一ㄢ繁體籓
部首竹部總筆畫21畫結構上下
五筆TITL統一碼7C53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點、點、提、撇、點、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豎、橫
部首竹部總筆畫21畫結構上下
五筆TITL統一碼7C53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點、點、提、撇、點、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豎、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籓fān(ㄈㄢ)
⒈ 大箕。
⒉ 古同“藩”,籬笆:“籓門竹徑,清楚可愛。”
統一碼
籓字UNICODE編碼U+7C53,10進制: 31827,UTF-32: 00007C53,UTF-8: E7 B1 93。
籓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籓pān(ㄆㄢ)
⒈ 姓。
※ 籓的意思、基本解釋,籓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籓【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樊。大箕。《廣雅》籓、籮,箕也。一曰蔽也。
又《集韻》逋潘切,音般。《說文》箕屬,所以推棄之器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籓【卷五】【竹部】
大箕也。從竹潘聲。一曰蔽也。甫煩切
說文解字注
(籓)大箕也。廣雅曰。籓籮箕也。從竹。潘聲。甫煩切。十四部。一曰蔽也。艸部曰。藩、屛也。尸部曰。屛、蔽也。是則籓與藩音義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