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擯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擯(擯)bìn(ㄅ一ㄣˋ)
⒈ 排除,拋棄:擯棄。擯除。擯黜(罷黜并放逐)。擯諸門外。
⒉ 古同“儐”,迎賓。
統一碼
擯字UNICODE編碼U+6448,10進制: 25672,UTF-32: 00006448,UTF-8: E6 91 88。
擯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discard、get rid of造字法
形聲:從扌、賓聲英文
exclude, expel, reject; usher※ 擯的意思、基本解釋,擯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擯
擯 bìn
〈動〉
(1) 排斥;棄絕 [discard;get rid of]
擯,相排斥也?!队衿?/p>
賢者擯于朝?!痘茨献印ふf林訓》
六國從親以擯秦。——《戰國策·趙策》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惲代英《獄中詩》
(2) 又如:擯兌(除掉;以命換命);擯落(排去,棄而不用);擯壓(受到排斥壓迫)
(3) 通“儐”。導引賓客 [guide]
宗人擯?!秲x禮·有司徹》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論語·鄉黨》
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吨芏Y·司儀》
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擯?!吨芏Y·小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