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渧
讀音tí dī dì注音ㄊ一ˊ,ㄉ一,ㄉ一ˋ繁體渧
部首氵部總筆畫12畫結構左右
五筆IUPH、IYUH統一碼6E27
筆順丶丶一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
名稱點、點、提、點、橫、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鉤、豎
部首氵部總筆畫12畫結構左右
五筆IUPH、IYUH統一碼6E27
筆順丶丶一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
名稱點、點、提、點、橫、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鉤、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渧tí(ㄊ一ˊ)
⒈ 古同“啼”,啼哭。
統一碼
渧字UNICODE編碼U+6E27,10進制: 28199,UTF-32: 00006E27,UTF-8: E6 B8 A7。
渧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渧dī(ㄉ一)
⒈ 古同“滴”。
英文
to drop, as liquids; a drop※ 渧的意思、基本解釋,渧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渧【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埤蒼》漉也。一曰滴水。《說文》本作。《梵書》省作渧。《地藏經》一毛一渧,一沙一塵。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與啼同。號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滴【卷十一】【水部】
水注也。從水啻聲。都歴切
說文解字注
(滴)水注也。埤倉有渧字。讀去聲。卽滴字也。從水。啻聲。都歷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