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褍
讀音duān注音ㄉㄨㄢ繁體褍
部首衤部總筆畫14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PUMJ統(tǒng)一碼890D
筆順丶フ丨ノ丶丨フ丨一ノ丨フ丨丨
名稱點(diǎn)、橫撇/橫鉤、豎、撇、點(diǎn)、豎、豎折/豎彎、豎、橫、撇、豎、橫折鉤、豎、豎
部首衤部總筆畫14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PUMJ統(tǒng)一碼890D
筆順丶フ丨ノ丶丨フ丨一ノ丨フ丨丨
名稱點(diǎn)、橫撇/橫鉤、豎、撇、點(diǎn)、豎、豎折/豎彎、豎、橫、撇、豎、橫折鉤、豎、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褍duān(ㄉㄨㄢ)
⒈ 衣服的正幅。
⒉ 衣長。
統(tǒng)一碼
褍字UNICODE編碼U+890D,10進(jìn)制: 35085,UTF-32: 0000890D,UTF-8: E8 A4 8D。
褍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褍的意思、基本解釋,褍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褍【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多官切,音端。《說文》衣正幅也。
又《廣韻》丁果切,音朶。義同。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衣長也。《玉篇》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褍【卷八】【衣部】
衣正幅。從衣耑聲。多官切
說文解字注
(褍)衣正幅。凡衣及裳不衺殺之幅曰褍。左傳端委。杜注。禮衣端正無殺故曰端。周禮。士有玄端、素端。鄭云。端者、取其正也。按褍者、正幅之名。非衣名。巾部?下曰。正褍裂。從衣。耑聲。多官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