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杸
讀音shū duì注音ㄕㄨ,ㄉㄨㄟˋ繁體杸
部首木部總筆畫8畫結(jié)構左右
五筆SMCY、SWCY統(tǒng)一碼6778
筆順一丨ノ丶ノフフ丶
名稱橫、豎、撇、點、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部首木部總筆畫8畫結(jié)構左右
五筆SMCY、SWCY統(tǒng)一碼6778
筆順一丨ノ丶ノフフ丶
名稱橫、豎、撇、點、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杸shū(ㄕㄨ)
⒈ 古同“殳”,一種古兵器。
統(tǒng)一碼
杸字UNICODE編碼U+6778,10進制: 26488,UTF-32: 00006778,UTF-8: E6 9D B8。
杸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杸duì(ㄉㄨㄟˋ)
⒈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英文
to kill; a spear※ 杸的意思、基本解釋,杸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杸 shū
〈名〉
古代的一種兵器,同“殳” [an ancient weapon]
杸,軍中士所持殳也。——《說文》。徐灝曰:“古通作“殳”,后增木旁作‘杸’也。”按,“殳、杸”實同一詞。
康熙字典
杸【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司馬法》執(zhí)羽從杸。《說文》杸,軍士所執(zhí)殳也。《急就篇註》積竹八棱爲杸,建於兵車。殳、杸音義同。一曰古今字。
又《韻會》都外切,音。木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杸【卷三】【殳部】
軍中士所持殳也。從木從殳。《司馬法》曰:“執(zhí)羽從杸。”市朱切
說文解字注
(杸)軍中士所持殳也。軍中士所持殳。不必皆用積竹。故字從木。從木殳。市朱切。古音在四部。司馬法曰。執(zhí)羽從杸。從字依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