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譈
讀音duì注音ㄉㄨㄟˋ繁體譈
部首言部總筆畫1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YYBT統(tǒng)一碼8B48
筆順丶一一一丨フ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
名稱點(diǎn)、橫、橫、橫、豎、橫折、橫、點(diǎn)、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提、撇、橫、撇、捺
部首言部總筆畫1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YYBT統(tǒng)一碼8B48
筆順丶一一一丨フ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
名稱點(diǎn)、橫、橫、橫、豎、橫折、橫、點(diǎn)、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提、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譈duì(ㄉㄨㄟˋ)
⒈ 古同“憝”,怨恨;憎惡:“凡民罔不譈。”
統(tǒng)一碼
譈字UNICODE編碼U+8B48,10進(jìn)制: 35656,UTF-32: 00008B48,UTF-8: E8 AD 88。
譈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dislike※ 譈的意思、基本解釋,譈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譈【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徒對切,音隊(duì)。怨也,惡也。《孟子》凡民罔不譈。《書·大誥》本作憝。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忠訓(xùn)郞不譈。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憝【卷十】【心部】
怨也。從心敦聲。《周書》曰:“凡民罔不憝。”徒對切
說文解字注
(憝)怨也。從心。聲。徒對切。古音在十三部。周書曰。凡民?不。康誥文。今作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于貨。?不畏死。?弗憝。孟子引作凡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