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芾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芾fèi(ㄈㄟˋ)
⒈ 小樹干及小樹葉:蔽芾(形容樹木枝葉小而密)。
統(tǒng)一碼
芾字UNICODE編碼U+82BE,10進制: 33470,UTF-32: 000082BE,UTF-8: E8 8A BE。
芾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芾fú(ㄈㄨˊ)
⒈ 草木茂盛。
造字法
形聲:從艸、市聲英文
flower; small; little; lush※ 芾的意思、基本解釋,芾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芾 fèi
(1) ——“蔽芾”( bìfèi):形容樹干樹葉微小
(2) 另見 fú
詞性變化
◎ 芾 fú
〈名〉
(1) 通“韨”。古代禮服上的蔽膝 [knee hide]
朱芾斯黃,室家君王。——《詩·小雅·斯干》
(2) 又如:朱芾(紅色蔽膝)
(3) 通“紼”。牽引棺材的繩索 [cord guiding the hearse]
赤芾金舄,會同有繹。——《詩·小雅·車攻》
(4) 另見 fèi
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 芾 fú
〈形〉
草木茂盛 [luxuriant]。如:芾芾(茂盛的樣子。同沛沛、肺肺、旆旆)
詞性變化
◎ 芾 fú
〈名〉
(1) 通“韨”。古代禮服上的蔽膝 [knee hide]
朱芾斯黃,室家君王。——《詩·小雅·斯干》
(2) 又如:朱芾(紅色蔽膝)
(3) 通“紼”。牽引棺材的繩索 [cord guiding the hearse]
赤芾金舄,會同有繹。——《詩·小雅·車攻》
(4) 另見 fèi
康熙字典
芾【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韻會》《正韻》方味切,音沸。《詩·召南》蔽芾甘棠。《傳》蔽芾,小貌。
又布蓋切,音貝。義同。
又《廣韻》分物切,音弗。草木翳薈也。《博雅》芾芾,茂也。
又《韻畧》與韍同。《詩·曹風》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傳》芾,韠也。《小雅》朱芾斯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市【卷五】【冂部】
買賣所之也。市有垣,從冂從乛,乛,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聲。時止切
說文解字注
(市)買賣所之也。釋詁曰。之、往也。古史考曰。神農(nóng)作市。本辭說也。世本曰。祝融作市。市有垣。從。垣所以介也。故從。從乀。象物相及也。乀、古文及字。依韻會本。?省聲。舉形聲包會意也。時止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