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枌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枌fén(ㄈㄣˊ)
⒈ 一種榆樹。
⒉ 古通“棼”,閣樓的梁:“枌栱嵯峨。”
統(tǒng)一碼
枌字UNICODE編碼U+678C,10進制: 26508,UTF-32: 0000678C,UTF-8: E6 9E 8C。
枌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variety of elm with small seeds※ 枌的意思、基本解釋,枌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枌 fén
〈名〉
(1) 木名。白榆 [white elm]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詩·陳風·東門之枌》
(2) 通“棼”。閣樓的棟 [ridgepele]
頳素炳煥,枌栱嵯峨。——張協(xié)《七命》
康熙字典
枌【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焚。《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楡,白枌。《郭註》枌楡先生葉卻著莢,皮色白。
又《詩·陳風》東門之枌,婆娑其下。《陸佃·雅》楡性扇地,其隂下五穀不植,人就以息焉。
又枌楡,社名。見楡字註。
又通棼。複屋棟也。《左思·魏都賦》枌橑複結(jié)。《班固·西都賦》作棼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枌【卷六】【木部】
榆也。從木分聲。扶分切
說文解字注
(枌)枌榆也。三字句。各本少枌。淺人以爲複字而誤刪之。枌榆者、榆之一穜。漢初有枌榆社是也。從木。分聲。扶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