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郛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郛fú(ㄈㄨˊ)
⒈ 古代城圈外圍的大城:郛郭(外城)。
統一碼
郛字UNICODE編碼U+90DB,10進制: 37083,UTF-32: 000090DB,UTF-8: E9 83 9B。
郛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阝、孚聲英文
outer walls of city; suburbs※ 郛的意思、基本解釋,郛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郛 fú
〈名〉
(1) (形聲。從邑,孚( fú)聲。從“邑”表示與城郭有關。本義:外城,古代指城圈外圍的大城) 同本義 [outer city]
郛,郭也。字亦作垺?!墩f文》
城衛楚丘之郛?!蹲髠鳌べ夜辍?/p>
城成郛?!蹲髠鳌は骞迥辍?/p>
伐宋,入其郛?!蹲髠鳌る[公五年》
(2) 又如:郛郭(外城。比喻保障)
康熙字典
郛【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廣韻》《集韻》芳無切,音孚。郭也?!蹲髠鳌る[五年》邾人、鄭人伐宋,入其郛?!对]》城外大郭也。
又葉敷救切,音覆?!稄埡狻の骶┵x》量徑輪,考廣袤,經城洫,營郭郛。取殊材于八都,豈稽度于往舊。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郛【卷六】【邑部】
郭也。從邑孚聲。甫無切
說文解字注
(郛)也。各本作郭。今正。公羊傳入其郛注。郛、恢郭也。城外大郭也。從邑。孚聲。甫無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