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馘
讀音guó注音ㄍㄨㄛˊ繁體馘
部首首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UTHG五行木統一碼9998
筆順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點、撇、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橫、豎、橫折、橫、提、斜鉤、撇、點
部首首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UTHG五行木統一碼9998
筆順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點、撇、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橫、豎、橫折、橫、提、斜鉤、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馘guó(ㄍㄨㄛˊ)
⒈ 古代戰爭中割取敵人的左耳以計數獻功:“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統一碼
馘字UNICODE編碼U+9998,10進制: 39320,UTF-32: 00009998,UTF-8: E9 A6 98。
馘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首、或者英文
cut off left ear; tally dead enemy※ 馘的意思、基本解釋,馘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馘 guó
〈動〉
(形聲。從耳,或聲。本義:古代戰爭割取敵人的左耳,用以計數報功)同本義 [cut off left ear]
馘,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為俘馘。——《說文》
馘,獲也。——《爾雅》
攸馘安安。——《詩·大雅·皇矣》
以馘馘告。——《禮記·王制》
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傳》
詞性變化
◎ 馘 guó
〈名〉
割下的左耳 [cut off left ear]
矯矯虎臣,在泮獻馘。——《詩·魯頌·泮水》
獻馘萬計。——《三國志·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