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沗
讀音hóng pāng注音ㄏㄨㄥˊ,ㄆㄤ繁體沗
部首水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GDIU統(tǒng)一碼6C97
筆順一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名稱橫、橫、撇、捺、豎鉤、點(diǎn)、提、撇、點(diǎn)
部首水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GDIU統(tǒng)一碼6C97
筆順一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名稱橫、橫、撇、捺、豎鉤、點(diǎn)、提、撇、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沗hóng(ㄏㄨㄥˊ)
⒈ 古同“霟”。
統(tǒng)一碼
沗字UNICODE編碼U+6C97,10進(jìn)制: 27799,UTF-32: 00006C97,UTF-8: E6 B2 97。
沗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沗pāng(ㄆㄤ)
⒈ 古同“霟”。
※ 沗的意思、基本解釋,沗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沗【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字彙》卽字。與忝別。增之沗從水,忝辱之忝從心。備考:《海篇》音滂。沗字下從水作,與沗字異。《巳集·上》沗,卽(添)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滂【卷十一】【水部】
沛也。從水?聲。普郎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霶霈,非是。
說文解字注
(滂)沛也。小雅曰。俾滂沱矣。從水。旁聲。普郞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