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濈jí(ㄐ一ˊ)
⒈ 〔濈濈〕聚集的樣子,如“爾羊來思,其角濈濈。”
⒉ 〔濈然〕a.汗出的樣子,如“濈濈汗出者愈。”b.迅速的樣子,如“翔爾鴻翥,濈濈鳧沒。”
統(tǒng)一碼
濈字UNICODE編碼U+6FC8,10進(jìn)制: 28616,UTF-32: 00006FC8,UTF-8: E6 BF 88。
濈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濈shà(ㄕㄚˋ)
⒈ 〔濈濈〕湍流。
英文
many※ 濈的意思、基本解釋,濈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濈【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阻立切《集韻》《韻會》側(cè)立切《正韻》側(cè)入切,音戢。《說文》和也。《詩·小雅》其角濈濈。
又《埤蒼》濈水行出也。《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
又疾貌。《曹植·七啓》濈然鳧沒。
又《集韻》實(shí)洽切,音萐。濈,湍流。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濈【卷十一】【水部】
和也。從水戢聲。阻立切
說文解字注
(濈)和也。小雅。爾羊來思。其角濈濈。傳曰。聚其角而息、濈濈然也。按毛意言角之多。葢言聚而和也。如輯之訓(xùn)聚、兼訓(xùn)和。從水。戢聲。阻立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