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浹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浹(浹)ji?。è幸花冢?/p>
⒈ 濕透:汗流浹背。
⒉ 周匝:浹日(古代以干支為“浹日”)。浹辰(稱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為“浹辰”)。
⒊ 深入,融洽:浹洽。
統一碼
浹字UNICODE編碼U+6D43,10進制: 27971,UTF-32: 00006D43,UTF-8: E6 B5 83。
浹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saturate, drench; damp, wet※ 浹的意思、基本解釋,浹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浹
浹 jiā
〈動〉
(1) (形聲。從水,夾聲。本義:濕透)
(2) 同本義 [saturate]
汗出浹背?!鳌?袁宏道《滿井游記》
(3) 又如:汗流浹背;浹髓淪肌,浹髓滄膚,浹淪肌髓(深入骨髓,浸透肌膚;喻感受深切)
(4) 通達,理解 [understand]
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荀子》
詞性變化
◎ 浹
浹 jiā
〈形〉
(1) 整個兒的 [full]
浹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蹲髠鳌こ晒拍辍?/p>
(2) 又如:浹歲(一整年);浹時(一季);浹月(一個月);浹辰(十二天);浹旬(一旬,十天)
(3) 融洽 [on friendly terms]
其歲九月,人吏浹和。——唐·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