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訐jié(ㄐ一ㄝˊ)
⒈ 揭發(fā)別人的隱私或攻擊別人的短處:攻訐。告訐。
統(tǒng)一碼
訐字UNICODE編碼U+8A10,10進(jìn)制: 35344,UTF-32: 00008A10,UTF-8: E8 A8 90。
訐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expose other's secrets, pry※ 訐的意思、基本解釋,訐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訐【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集韻》《韻會》居謁切,音揭。《說文》面相斥罪,相告訐也。《玉篇》攻人之隂私也。《廣韻》面斥人以言也。《論語》惡訐以爲(wèi)直者。《前漢·外戚傳》訐揚(yáng)幽昧之過。
又《禮·內(nèi)則·孔疏》隱義云:齊人謂相絞訐爲(wèi)掉磬。庾氏云:齊人謂之差訐。
又《廣韻》居列切《集韻》《韻會》蹇列切《正韻》古屑切,音孑。義同。
又《廣韻》《集韻》居例切,音罽。持人短也。
又相告斥也。
又《集韻》九刈切,音近罽。直言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訐【卷三】【言部】
面相厈罪,相告訐也。從言干聲。居謁切
說文解字注
(訐)面相厈罪告訐也。依韻會訂。論語。惡訐以爲(wèi)直者。從言干聲。居謁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