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嵑kě(ㄎㄜˇ)
⒈ 〔嶱嵑〕山石高峻的樣子。
統一碼
嵑字UNICODE編碼U+5D51,10進制: 23889,UTF-32: 00005D51,UTF-8: E5 B5 91。
嵑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嵑jié(ㄐ一ㄝˊ)
⒈ 古同“碣”,碑石。
⒉ 山突兀聳立。
※ 嵑的意思、基本解釋,嵑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嵑【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苦葛切《集韻》丘葛切,音渴。《廣韻》嵑,山貌。
又山特立也。《前漢·竇憲傅》封神丘兮建隆嵑。《註》嵑,碣也。《集韻》碣或作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碣【卷九】【石部】
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從石曷聲。,古文。渠列切〖注〗《廣韻》或作嵑。
說文解字注
(碣)特立之石也。碣之言傑也。東海有碣石山。碣石山見禹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大碣石山在縣西南。非東海郡也。東海字疑誤。從石。曷聲。渠列切。十五部。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