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憼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憼jǐng(ㄐ一ㄥˇ)
⒈ 古同“儆”。警示,警告,警醒。
統(tǒng)一碼
憼字UNICODE編碼U+61BC,10進(jìn)制: 25020,UTF-32: 000061BC,UTF-8: E6 86 BC。
憼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憼jìng(ㄐ一ㄥˋ)
⒈ 古同“敬”。
※ 憼的意思、基本解釋,憼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憼【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居影切《集韻》舉影切,音景。《說文》敬也。從心敬聲。與儆通。《荀子·佹詩》無私罪人,憼革二兵。《註》憼,戒也。革,甲也。二,副也。言無私心而治有罪之人,反恐爲(wèi)所害,而常爲(wèi)兵革,以備之也。
又《廣韻》居兩切《集韻》舉兩切,音繈。義同。
又《集韻》居慶切。與敬同。本作敬。或從心。《說文》肅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憼【卷十】【心部】
敬也。從心從敬,敬亦聲。居影切
說文解字注
(憼)敬也。敬之在心者也。從心敬。敬亦聲。居影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