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喇lǎ(ㄌㄚˇ)
⒈ 〔喇叭〕a.一種管樂器,銅制。b.喇叭筒狀,有擴音作用的東西,如“汽車喇喇”
⒉ 〔喇嘛教〕佛教的一派,傳播于中國藏族、蒙古族地區。
⒊ 〔喇嘛〕中國藏語,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師傅”。
統一碼
喇字UNICODE編碼U+5587,10進制: 21895,UTF-32: 00005587,UTF-8: E5 96 87。
喇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horn, bugle; lama; final particle※ 喇的意思、基本解釋,喇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喇 lā
〈象〉
(1) 形容忽然發出的聲音。如:忽喇喇;刀槍喇喇;嘩喇(象聲詞);呼喇
(2) 另見 lá; lǎ
常用詞組
喇叭,喇叭褲,喇伙,喇嘛,喇嘛教,喇子,喇嘴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 喇 lá
(1) ——“哈喇子”( hālázi):流出來的口水;“半喇子”( bànlázi):一半
(2) 另見 lā;lǎ;la
基本詞義
◎ 喇 lǎ
另見 lā;lá;la
常用詞組
喇叭、喇叭褲、喇伙、喇嘛、喇嘛教、喇子、喇嘴
基本詞義
◎ 喇 là
常用詞組
喇喇蛄,拉拉蛄
基本詞義
◎ 喇 la
(1) ——如“哈喇”( hāla):形容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變壞的味道
(2) 另見 lā;lá;l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