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筤
讀音láng làng注音ㄌㄤˊ,ㄌㄤˋ繁體筤
部首竹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TYVE、TYVU統(tǒng)一碼7B64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點、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部首竹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TYVE、TYVU統(tǒng)一碼7B64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點、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筤láng(ㄌㄤˊ)
⒈ 古代車蓋的竹骨架。
⒉ 幼竹。
⒊ 〔蒼筤〕青色,如“震為雷,……為筤筤竹。”
⒋ 竹叢。
統(tǒng)一碼
筤字UNICODE編碼U+7B64,10進制: 31588,UTF-32: 00007B64,UTF-8: E7 AD A4。
筤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筤làng(ㄌㄤˋ)
⒈ 古代一種儀仗,即華蓋。
英文
young bamboo※ 筤的意思、基本解釋,筤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筤【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當切,音郞。《易·說卦》震爲蒼筤竹。《疏》蒼筤,幼竹。竹引東南,震,東方,故震爲蒼筤竹。
又山名。《四川志》筍筤山,在大渡河西北五十餘里,曰前筤。
又行數(shù)十里,曰後筤山,多筍,故名。
又《集韻》里黨切,音閬。籃也。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博雅》筤謂之。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扇類。曲柄繡蓋,在乗輿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筤【卷五】【竹部】
籃也。從竹良聲。盧黨切
說文解字注
(筤)籃也。廣雅。筤謂之。廣韻曰。筤、車籃。一名。音替。按許不言車籃。汎言籠下之器耳。從竹。良聲。盧當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