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蝷
讀音lì注音ㄌ一ˋ繁體蝷
部首蟲部總筆畫15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JYUT、JOUT統(tǒng)一碼8777
筆順丨フ一丨一丶丶一ノ丶ノ一フ丨ノ
名稱豎、橫折、橫、豎、橫、點(diǎn)、點(diǎn)、橫、撇、點(diǎn)、撇、橫、豎折/豎彎、豎、撇
部首蟲部總筆畫15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JYUT、JOUT統(tǒng)一碼8777
筆順丨フ一丨一丶丶一ノ丶ノ一フ丨ノ
名稱豎、橫折、橫、豎、橫、點(diǎn)、點(diǎn)、橫、撇、點(diǎn)、撇、橫、豎折/豎彎、豎、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蝷lì(ㄌ一ˋ)
⒈ 古同“蚸”。
統(tǒng)一碼
蝷字UNICODE編碼U+8777,10進(jìn)制: 34679,UTF-32: 00008777,UTF-8: E8 9D B7。
蝷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蝷的意思、基本解釋,蝷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蝷【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郞擊切,音歷。《爾雅·釋蟲》蟿螽螇蝷。亦作蚸。詳蚸字註。
又《集韻》先的切,音錫。同蜥。見蜥字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蜥【卷十三】【蟲部】
蜥易也。從蟲析聲。先擊切
說文解字注
(蜥)蜥易也。易下曰。蜥易、蝘蜓。蝘蜓、守宮也。渾言之。此分別蜥易、蝘蜓、榮螈爲(wèi)三。析言之也。方言曰。守宮、秦晉西夏或謂之蠦?。或謂之蜥易。從蟲。析聲。先擊切。十六部。蜥亦作蜴。詩(shī)胡爲(wèi)虺蜥、今作虺蜴。其音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