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薶mái(ㄇㄞˊ)
⒈ 古同“埋”,埋葬:“生薶工匠,計以萬數。”
統一碼
薶字UNICODE編碼U+85B6,10進制: 34230,UTF-32: 000085B6,UTF-8: E8 96 B6。
薶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薶wō(ㄨㄛ)
⒈ 沾污:“夫鑒明者,塵垢弗能薶。”
英文
to bury, to stop up; dirty, filthy※ 薶的意思、基本解釋,薶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薶【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與埋同。《博雅》藏也。《爾雅·釋天》祭地曰瘞薶。《註》旣祭薶藏之。《淮南子·時則訓》掩骼薶骴。
又《類篇》暮拜切,音韎。義同。
又《集韻》陵之切,音釐。《爾雅·釋言》窒薶,塞也。
又《直音》音懷。草名。
又《字彙補》烏魁切,音威。汚也。《淮南子·俶眞訓》鑒明者,塵垢弗能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薶【卷一】【艸部】
瘞也。從艸貍聲。莫皆切
說文解字注
(薶)瘞也。土部曰。瘞、幽薶也。從艸。貍聲。莫皆切。古音在一部。周禮假借貍字爲之。今俗作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