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覕piē(ㄆ一ㄝ)
⒈ 古同“瞥”,看一眼:“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
統一碼
覕字UNICODE編碼U+8995,10進制: 35221,UTF-32: 00008995,UTF-8: E8 A6 95。
覕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覕miè(ㄇ一ㄝˋ)
⒈ 隱蔽而看不見。
⒉ 尋找。
※ 覕的意思、基本解釋,覕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覕【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莫結切,音蔑。《玉篇》覓也。
又《說文》蔽不相見也。
又《廣韻》《集韻》必刃切,音。義同。或作。
又《集韻》《正韻》匹蔑切,音撆。過目暫見也。
又割也。《莊子·徐無鬼》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郭象註》覕,割也。萬物萬形,以一劑割之也。《集韻》本作瞥。或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覕【卷八】【見部】
蔽不相見也。從見必聲。莫結切
說文解字注
(覕)蔽不相見也。覕之言閟也。祕也。蔽覕雙聲。從見。必聲。莫結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