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嫫mó(ㄇㄛˊ)
⒈ 〔嫫母〕傳說中的丑婦,傳為中國黃帝之妻。
統一碼
嫫字UNICODE編碼U+5AEB,10進制: 23275,UTF-32: 00005AEB,UTF-8: E5 AB AB。
嫫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女、莫聲英文
Huangdi's ugly concubine; nurse※ 嫫的意思、基本解釋,嫫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嫫 mó
常用詞組
嫫母康熙字典
嫫【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莫胡切《韻會》蒙晡切,音模。嫫母,黃帝第四妃,見《史記·五帝紀索隱註》。《說文》本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二】【女部】
母,都醜也。從女莫聲。莫胡切
說文解字注
()母、逗。母莫后切。古帝妃都醜也。都猶冣也。民所聚曰都。故凡數曰都。詣極亦曰都。漢書古今人表。?母、黃帝妃。生蒼林。荀卿詩、四子講德論皆作嫫姆。講德論曰。嫫姆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從女。莫聲。莫胡切。五部。按郭注方言。莽音嫫母之嫫。是其讀模上聲。嫫母爲雙聲也。師古音謩。似未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