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鼐
讀音nài注音ㄋㄞˋ繁體鼐
部首鼎部總筆畫14畫結構上下
五筆EHNN、BHNN五行火統一碼9F10
筆順フノ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名稱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撇、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撇/豎折折、橫、撇、豎、橫、豎、橫折
部首鼎部總筆畫14畫結構上下
五筆EHNN、BHNN五行火統一碼9F10
筆順フノ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名稱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撇、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撇/豎折折、橫、撇、豎、橫、豎、橫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鼐nài(ㄋㄞˋ)
⒈ 大鼎。
統一碼
鼐字UNICODE編碼U+9F10,10進制: 40720,UTF-32: 00009F10,UTF-8: E9 BC 90。
鼐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乃、鼎聲英文
incense tripod※ 鼐的意思、基本解釋,鼐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鼐 nài
〈名〉
(形聲。從鼎,乃聲。本義:大鼎) 同本義 [big tripod]
康熙字典
鼐【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又《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音乃。義同。
又《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鼐【卷七】【鼎部】
鼎之絕大者。從鼎乃聲。《魯詩》說:鼐,小鼎。奴代切
說文解字注
(鼐)鼎之絕大者。釋器曰。鼎絕大謂之鼐。周頌傳曰。大鼎謂之鼐。小鼎謂之鼒。傳與爾雅說鼒異。說鼐則略同。絕大謂函牛之鼎也。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乃者、詞之難也。故從乃爲大。才者、艸木之初也。故從才爲小。從鼎。乃聲。奴代切。一部。魯詩說鼐、小鼎。魯詩說、謂傳魯申公之學者也。惠氏棟云。說苑曰。詩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自內及外。以小及大也。魯詩者、劉向家學。故說鼐小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