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蠰
讀音náng注音ㄋㄤˊ繁體蠰
部首蟲部總筆畫2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JYKE統(tǒng)一碼8830
筆順丨フ一丨一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名稱豎、橫折、橫、豎、橫、點、點、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橫、豎、豎、橫、撇、豎提、撇、捺
部首蟲部總筆畫2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JYKE統(tǒng)一碼8830
筆順丨フ一丨一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名稱豎、橫折、橫、豎、橫、點、點、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橫、豎、豎、橫、撇、豎提、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蠰náng(ㄋㄤˊ)
⒈ 〔蟷蠰〕見“蟷”。
統(tǒng)一碼
蠰字UNICODE編碼U+8830,10進制: 34864,UTF-32: 00008830,UTF-8: E8 A0 B0。
蠰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蠰的意思、基本解釋,蠰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蠰【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集韻》《正韻》式亮切,音餉。《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長角,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爲齧髮。
又師莊切,音霜。義同。
又《廣韻》如兩切,音壤。《爾雅·釋蟲》土螽,蠰谿。《註》似蝗而小,今謂之土。
又《集韻》奴當切,音囊。蟷蠰。詳蟷字註。
又如陽切,音穰。義同。亦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蠰【卷十三】【蟲部】
蠰也。從蟲襄聲。汝羊切
說文解字注
(蠰)蠰也。從蟲。襄聲。汝羊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