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婗ní(ㄋ一ˊ)
⒈ 婦女容貌丑陋。
⒉ 嬰兒。
⒊ 嬰兒哭聲。
統一碼
婗字UNICODE編碼U+5A57,10進制: 23127,UTF-32: 00005A57,UTF-8: E5 A9 97。
婗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婗nǐ(ㄋ一ˇ)
⒈ 〔媞婗〕a.嫵媚。b.遲疑不決。c.諦。
英文
a new-born child the whimper of an infant※ 婗的意思、基本解釋,婗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婗 ní
〈名〉
嬰兒 [baby]
婗,子也。——《廣雅》
婗,嫛婗也。——《說文》
嫛婗,小兒。——《集韻》
康熙字典
婗【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說文》嫛也。嫛婗,人始生也。《釋名》婗其啼聲。一曰婦人惡貌。
又《集韻》吾禮切,音堄。媞婗,嫵媚貌。一曰疑不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婗【卷十二】【女部】
嫛婗也。從女兒聲。一曰婦人惡皃。五雞切
說文解字注
(婗)嫛婗也。從女。兒聲。五雞切。十六部。一曰婦人惡皃。此則專謂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