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癑nòng(ㄋㄨㄥˋ)
⒈ 痛。
⒉ 病。
⒊ 瘡潰爛。
統(tǒng)一碼
癑字UNICODE編碼U+7651,10進(jìn)制: 30289,UTF-32: 00007651,UTF-8: E7 99 91。
癑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癑nóng(ㄋㄨㄥˊ)
⒈ 古同“膿”。
※ 癑的意思、基本解釋,癑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癑【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奴動切《集韻》《正韻》乃湩切,音。《說文》痛也。《集韻》一曰瘡潰。
又《廣韻》《集韻》奴凍切,音齈。義同。
又奴冬切,音農(nóng)。腫血也。
又《集韻》奴宋切,病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癑【卷七】【疒部】
痛也。從疒?聲。奴動切
說文解字注
(癑)痛也。從。?聲。奴動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