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爿pán(ㄆㄢˊ)
⒈ 劈開的成片的木柴。
⒉ 量詞,指商店、田地、工廠等:一爿商店。一爿水田。
統(tǒng)一碼
爿字UNICODE編碼U+723F,10進(jìn)制: 29247,UTF-32: 0000723F,UTF-8: E7 88 BF。
爿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象形英文
half of tree trunk; KangXi radical 90※ 爿的意思、基本解釋,爿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爿 pán
〈名〉
(1) 劈成片的竹木等 [slit bamboo or chopped wood]
爿,判木也。從反片。指事。——《說文》
(2) 又如:柴爿,竹爿
詞性變化
◎ 爿 pán
〈量〉
(1) 商店、工廠等一家叫一爿。如:一爿水果店
(2) 用于田地等,相當(dāng)于“塊”
聽說踏滿一爿田就要一塊多錢!——茅盾《秋收》
(3) 用于整體的部分,相當(dāng)于“邊”、“段兒”、“截兒”等
走上前一斧,將荷香砍做兩半爿。——《說岳全傳》
◎ 爿 pán
〈介〉
〈方〉∶相當(dāng)于“間” [within a definite time or space]
正月爿,瓜子殼丟門前。——《中國(guó)歌謠資料·福建民謠》。原注:“爿,間也。如‘正月爿’意思是‘正月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