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夂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夂zhǐ(ㄓˇ)
⒈ 從后至。
統(tǒng)一碼
夂字UNICODE編碼U+5902,10進(jìn)制: 22786,UTF-32: 00005902,UTF-8: E5 A4 82。
夂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夂zhōng(ㄓㄨㄥ)
⒈ 古同“終”。
英文
go; KangXi radical 34※ 夂的意思、基本解釋,夂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夂【丑集中】【夂部】 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0畫
《集韻》陟移切,音?。《說文》從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推致之者。○按與夊字不同,夊右畫長出于外,夂右畫短縮于中。
又《集韻》古文終字。註詳糸部五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夂【卷五】【夂部】
從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屬皆從夂。讀若黹。陟侈切
說文解字注
(夂)從後至也。至當(dāng)作致。象人?脛後有致之者。致、送詣也。凡夂之屬皆從夂。讀若黹。陟侈切。玉篇竹幾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