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綪
部首糹部總筆畫14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GEG統(tǒng)一碼7DAA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名稱撇折、撇折、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橫、橫、豎、橫、豎、橫折鉤、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綪qiàn(ㄑ一ㄢˋ)
⒈ 一種赤色的絲織品。
⒉ 青赤色。
⒊ 古書上說的一種染草。
統(tǒng)一碼
綪字UNICODE編碼U+7DAA,10進(jìn)制: 32170,UTF-32: 00007DAA,UTF-8: E7 B6 AA。
綪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綪qīng(ㄑ一ㄥ)
⒈ 淺碧色。
英文
dark red※ 綪的意思、基本解釋,綪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綪 qiàn
〈名〉
(1) (形聲。從糸( mì),青聲。本義:青赤色絲織品)
(2) 同本義 [black-red silk]
綪,赤繒也。以茜染,故謂之綪?!墩f文》
(3) 又如:綪畫(在紅色繒帛上的彩繪)
(4) 用于人名
康熙字典
綪【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倉甸切,音蒨?!墩f文》綪,赤繒也。以茜染,故謂之綪。《廣韻》靑赤色?!蹲髠鳌ざㄋ哪辍芬源舐飞俨P茷旃旌。《註》綪茷,大赤,取染草名也。
又《集韻》倉經(jīng)切,音靑。淺碧色。
又《廣韻》側(cè)莖切《集韻》甾莖切,音爭(zhēng)。?或作綪?!秲x禮·士喪禮》陳襲事於房中,西領(lǐng)南上不綪?!对]》綪讀爲(wèi)?,屈也。江沔之閒謂縈收繩索爲(wèi)?。《禮·玉藻》齊則綪結(jié)佩而爵韠?!对]》綪,屈也,結(jié)又屈之?!妒酚洝こ兰摇肪P繳蘭臺(tái)?!对]》縈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綪【卷十三】【糸部】
赤繒也。從茜染,故謂之綪。從糸靑聲。倉絢切
說文解字注
(綪)赤繒也。定四年左傳。分康叔以綪茷。茷卽旆也。杜曰。綪、大赤。取染草名也。襍記注作蒨旆。蒨卽莤也。?莤染故謂之綪。莤者、茅蒐也。韋部又曰。茅蒐染韋。一入曰韎。然則必?cái)?shù)入而後謂之綪。今不得其詳矣。莤與綪合韻而同音。故莤染謂之綪也。從糸。靑聲。倉絢切。古音在十一部。莤在十三部。以雙聲合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