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還有一次,在崇政殿奏事,米芾手執書禮,皇帝讓他放在椅子上,他大叫:皇帝叫內侍,要唾壺!也不知道是要皇帝用,還是自己用。
2.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米芾?
3.亦精繪事,宋時尚流傳其畫,為米芾稱頌。
4.靄靄春和一海市,翱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訛詐光一顆千金貴。米芾?
5.此帖是米芾晚年之作,被認為是米氏的"墨皇",字態尤奇異超邁,隨筆而書,神韻自然,且用筆豐肥豪健,寬綽疏朗。
6.呃,老夫對書法也非常熱愛,今后與圣上、米芾咱們幾個喜愛書法的要多多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哇!
7.特別是從米芾擔任鎮監以后,青龍鎮既有檣桅林立、廟宇樓臺之盛況,更有人文薈萃之佳譽,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名士,文氣迅速集聚。
8.站在這幅米芾行書真跡前,運筆行款,無一不使我五體投地,贊嘆欣喜。
9.北宋書畫家米芾,將蔡襄、沈遼、黃庭堅、蘇軾以及自己的書法分別稱為“勒字”“排字”“描字”“畫字”“刷字”。
10.前三人的書法,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自古以來備受推崇,列于四大家,向無異議。
11.有一次,徽宗令人在瑤林殿張掛兩丈長的畫絹,擺上極珍貴的筆、硯、墨、鎮紙等,召米芾寫字。
12.其書法植根于傳統,溯源二王米芾,充分吸收魏碑、宋人行書,用筆富有變化,線條鋼柔兼濟,結體婀娜多姿,自然樸茂,充滿文人氣息。
13.米芾有在收藏硯臺,其中有一個紫金硯曾被蘇東坡借,但是東坡因為也太喜歡了,所以就不還了,還跟兒子說要用這個硯來陪葬。
14.在仿古百扇展上,他仿摹古人和近人之作,如虛谷、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以及董其昌、米芾、倪瓚等,尤其是仿蕭謙中為最多。
15.在本詩帖中,米芾引用了“吳剛伐桂”的典故,談到若非吳剛日復一日不停砍伐桂樹,快速生長的桂枝必定撐破月輪。
16.上世紀20年代末起,丁衍庸就開始深研二王、張旭、懷素、米芾等人的書藝,每日洗硯臨池,心慕手追。
17.行草學二王、米芾,飄灑暢酣,他主張樹立骨力,善於取勢,主張書小字必先習大字,心經筆法,意存體勢,這樣才無輕率之病,書法剛健遒美,秀逸有致。
18.里面收集了米芾部分的書畫原作,論著等,是中國收藏較豐富的紀念性館藏。
※ "米芾"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