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壯即加斬截,嬰兒貫于槊上,槧樂以為戲,淫掠婦女,所過郡縣,赤地無余。
2.故而立志走訪天下,便覽郡縣志集,尋經世致用之學。
3.凡郡縣出鹽多者設鹽官,主鹽稅;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稅物;有水池及魚利多的地方置水官,主收漁稅。
4.閱之,則相國張文忠為縣令時所著,采古人嘉言懿行,為郡縣楷式,命曰《牧民忠告》。
5.為鼓勵學習,入學者免更繇役,成績優秀者補郡縣吏,次等的為孝悌,為田。
6.獻帝建安三年(198年),獻帝征鄭玄為大司農,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給安車一乘,所過郡縣長吏送迎。
7.鼠竊狗盜,郡縣捕逐,行當殄盡,愿陛下勿以介懷。
8.鼠竊狗盜,不久郡縣當捕滅,希望陛下不要以此介懷。
9.推行郡縣制度,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大修馳道,統一車軌……
10.部刺史或不循守條職,舉錯各以其意,多與郡縣事,至開私門,聽讒佞,以求吏民過,譴呵及細微,責義不量力;群縣相迫促,亦內相刻,流至眾庶。
11.時四方盜賊蜂起,郡縣上奏者不可勝計。
12.天寶初,暐還鄉拜掃,特賜錦袍繒彩,御賜詩以寵異之,乘傳來往,敕郡縣供擬。
13.又遣部下將吏,兼因土地富人,往襄陽或蜀、漢,屬托郡縣,侵官害民,興生求利,千端萬緒。
14.現在武夷山的文廟里還保存有一塊宋太宗賜立各郡縣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難欺。
15.地方官員聽說我們起事必將商量對策,不會馬上申報于朝廷,我們可略施小計,延滯一兩月,江南各郡縣便可一鼓而下。
16.官府“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
17.一個七品芝麻官為啥能貪腐過億,貪腐過億的縣委*記是怎樣煉成的,未獲升遷還是私欲膨脹?郡縣治,天下安。
18.告示早已傳遍各郡縣鄉野,聽聞大公子文韜武略,身邊又有謀臣猛將輔佐,此乃遼東之幸啊。
19.秦統一六國后,廢封國,設郡縣,屬閩中郡.
20.趙國以郡縣為征兵的單位,一般戰爭往往只征發鄰近戰場的郡縣的壯丁參戰,不靠近戰場的郡縣就不常征發,使他們能休養生息,以備不測之虞。
21.尤弊之處,遣使就郡縣隨宜賑恤。
22.秦漢時期,皇帝掌握最高監察大權,并親自負責對三公九卿的監察,而三公九卿又負責督察郡縣,從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監察體系。
23.行中書省,凡十一,秩從一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
24.這些人所到之處,必夷其豪,族滅豪猾之屬,連坐奸豪之家,在某些郡縣確實收到了“道不拾遺、無犬吠之盜”的效果。
25.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26.嬴政當即喜之不盡,一連晤談數日,賈遺言道:“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
27.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閭與郡縣,希足束如馬齒,生不相識面,何緣別義理。
28.昔我軍敗于當陽,孫權以荊州借我,實為借我之力,牽制曹操;今我已得益州、交州之地,梁州指日可下,也當分割荊州郡縣與孫吳,鞏固聯盟。
29.人跡所至,舟楫所通,莫不為郡縣,然縱耳目之欲,窮侈靡之變,不顧百姓之饑寒窮匱也。
30.其郡縣官年五十以上,雖練達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選民間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資性明敏,有學識才干者,辟赴中書,與年老者參用之。
31.這些泥巴上,還有都邑郡縣及宮殿苑囿名稱,有秀麗挺拔的秦小篆。
32.當地郡縣守令接到秦始皇重新建造瑯琊臺的命令后,便開始廣招夫役,日夜趕工,老百姓苦不堪言,導致人怨天怒。
33.二月戊寅,詔以頻年屢征,有事西北,運輸之役,百姓勤勞,令郡縣括貧富以為三級,富者租賦如常,中者復二年,下窮者復三年。
34.本文擬從郡縣歸屬失考、郡縣名稱失考、誤引文獻、諸州郡縣置廢失考、侯國建置失考等五個方面例舉其誤謬所在,從而為學界更好的利用此書提供某種幫助。
35.可見,鹽官、鐵官、工官、水官皆置于郡縣,主要職責是負責對鹽鐵、手工、水產等項進行管理和征稅。
36.郡縣制是由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創始,并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完成的。
37.朝鮮國王李訟拒絕,而朝鮮武備廢弛,國內重文輕武,有200多年沒有打過仗,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沒有設防。
38.秦始皇廢封建為郡縣,沿襲春秋戰國舊縣名置武垣縣,這就是河間縣的前身。
39.中國圖百世之寧,惟據亞洲,治國得失,有史可鑒,秦始皇以郡縣治天下,失了江山,元世祖以分封治天下,子孫魂游歐洲,今天,只有四方制天下,才能告成功于先人。
40.且彼且縱使無道,強市貨物,善謔婦女,貂珰不之制,藩憲不之問,郡縣莫敢誰何,民既嘩然不寧矣!
41.狗馬禽獸當食者多,度不足,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稿。
42.府兵為常備軍,兵士享有軍、民雙籍,落籍在各郡縣,歸屬當地鷹揚府管轄。
43.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全國劃為36郡,屬河東郡。
44.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就把分封制改為郡縣制了.
45.我們的董事會能力卓著,高瞻遠矚,領導有方,因此本德堡郡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全美最為成功的郡縣之一。
46.秦延續傳統一步到位實施郡縣制,漢片面以秦亡為教訓,歷經數代三個階段的艱苦探索,最終也確立了郡縣制。
47.東晉南朝時期,政區建置急劇膨脹,出現“十羊九牧”現象,但佛山地區并未出現濫置郡縣,仍保持過去建置格局。
48.今兵爭之際,當因時制宜,所定郡縣,民間豈無武勇之材,宜精加簡拔,編輯為伍,立民兵萬戶府領之。
49.十九年,奮威將軍王進寶恢復保寧,遣總兵楊洪招撫重慶,一時郡縣復歸版圖,璧山仍附永川縣。
50.依據碑文所記,像主是出自河南汝南后定居于山西芮城并在郡縣各機構任要職的蔡氏家族。
51.自秦至清,越南有約一千二百年作為中國郡縣,約九百年作為中國藩屬。
※ "郡縣"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