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然佛國白續燈錄,敘雪竇顯為大寂九世孫,祖源通要錄中,收為馬祖之嗣,達觀穎以丘玄素碑證之,疑信相半。
2.戎嘉成的29世孫戎國治(太學生),因不愿出仕外族,攜妻來到冊堂尋訪祖宗舊址,于是卜居此地。
3.唐末黃巢起義時,黃巢手下柳彥璋攻陷江州,為避兵亂,陳兼的六世孫陳伯宣舉家遷往德安,同陳旺的后人合族同處。
4.荀氏乃潁川名門望族,荀爽之父荀淑,為戰國荀卿第十一世孫,品行高潔,博學多識,有“神君”。
5.宋寧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今安徽貴池)知事,曾將程氏譜系上呈朝廷,于是皇帝降旨,將程頤四世孫程觀之補官登仕郎。
6.北宋中期的林積仁,革故鼎新,惠政于民,是林姓人值得驕傲的人物林蘊后裔、五代時人林尚清,官至提刑按察使,為林蘊五世孫。
7.哈哈……虞象自恃軒轅黃帝七世孫,根本看不起其他人,怎么可能跟李道風聯合?你這謊言,漏洞太大。
8.該匾右上角刻著“光緒二年(1876)歲次丙子仲冬谷旦”,左下角則刻著“廿三世孫武舉鳳藻”等字,石匾中間從右到左刻著四個大字“玉虛家塾”。
9.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曾子十五世孫曾據遵循宗圣中正不阿、驅邪匡正之訓,不仕新莽,于公元10年引家挈族2000余人,從山東武城毅然悉數南下。
10.乃西梁武昭興圣皇帝李局九世孫,西川錦州人也。
11.長樂錢家嶺,因公元1177年吳越錢王九世孫南宋朝奉郎錢植從天臺移民定居在此而得名。
12.到清代雍正年間有一個叫李于濤的,自稱是李績的37世孫,他說他們的家譜中記載,敬業兵敗后,駱賓王與敬業之子同匿邗之白水蕩,以后駱賓王客死崇川。
13.趙元任,趙翼七世孫,世居常州青果巷,清末考入美國康乃爾大學,獲數學學士,繼攻哲學,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自修語言、音樂。
14.漢末三國,兵戈擾攘,四方殺伐,天下無安生樂土!李勤的身份變成了大漢將軍李廣的十一世孫,為了自保,他刻苦學習李廣留下來的技擊之術,使自己成為亂世中的強者。
15.黃岸是黃帝的一百零一世孫,唐朝的進士,官居廣西桂州刺史,后定居福建。
16.郡望堂號1、郡望: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時置郡,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明的十一世孫福。
17.周成懊惱歸懊惱,也有幾分慶幸自己第二化形的成功,后世孫悟空七十二變什么都好,就是那氣質難變,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自己這化形雖有失,卻更有大得。
18.“聾爺爺”見到手稿和邵川謄抄的稿子,先給“小和世孫”當了一回校對,改了不少別字。
19.元太宗三年(1230),桃源十二世孫古山徙居青陽,曾任廷署之職,是為青陽莊氏肇基始祖。
20.當年,創漢功臣張良之八世孫張道陵生性好學,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家,三墳五典,所覽無遺。
21.初平元年一月中,獻帝下詔,冊封張良八世孫張抗為征北將軍,秩兩千石,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金印紫綬,封列侯,領幽、冀、并三州兵事。
22.蒲長春,蒲松齡的第十二代世孫,出生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蒲家莊,這里有1400多口人,其中85%的蒲姓人家都是蒲松齡的后代。
23.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岳飛第二十五世孫、中國書法家協會岳榮祥老師現場揮毫潑墨書下“瑞氣華堂”,其筆法秀逸、墨彩艷發,讓人動心駭目。
※ "世孫"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