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告示下跪著一個人,披麻戴孝,哭的感天動地。
2.顯王府,一片縞素,來吊唁的人群絡繹不絕,朱凌峰和朱凌宇披麻戴孝地跪在靈堂接受吊唁。
3.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
4.在部分地區,僧道念經,披麻戴孝,揚幡招魂等現象又盛行了;在部分地區,喪事的規模越來越大,花錢越來越多,少者幾百元,多者上千元,甚至上萬元。
5.雖說是為自家人辦事兒,但也馬虎不得,后世兒孫需披麻戴孝,行叩拜大禮,并向亡魂自罵不孝,驚擾了先人,燒紙人、紙馬、元寶、衣服等供先人地下享用。
6.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
7.人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戴秉仁的死,也算得上生榮死哀!李水蓮和兒子戴來福披麻戴孝守靈。
8.各地趕來吊祭的有3萬多人,送殯的車子千輛,披麻戴孝者500多人,大將軍何進也遣使出席。
9.第二天早上,花紅柳綠的商智良家變成了黑白相間的靈堂之地,粱嫂和粱習彪、商智良披麻戴孝的守在粱子生的棺木前,附近的鄰居來了許多人,宇文盛東又來了。
10.一名披麻戴孝的男子,當著眾人的面撲通跪了下來,并鄭重的叩首謝客!
11.即破除傳統的殯葬祭掃方式,“以火葬代替土葬,以鮮花臘果代替燒紙點香燭,以黑紗黃花代替披麻戴孝,以追悼會代替舊儀式,以默哀、鞠躬代替叩頭拜跪”。
12.現代葬禮已不再披麻戴孝了。
13.不要了,不要贍養費,不用他管我,百年后也不用他披麻戴孝,我要和他斷絕母子關系!
14.只見一花信年華的女子披麻戴孝的跪在路中間,顫顫巍巍的哭泣著乞求好心人買走她,好給她老父親下葬。
15.爺爺的病日重一日,春蘭于是日夜心煩意亂,寢食不安,她經常夢見爺爺突然間死了,她披麻戴孝守在爺爺墳前。
16.他死后,兒女子孫免不了披麻戴孝,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
17.突然,不知何處鉆出五六個弱冠少年,披麻戴孝,跪在了這停靈之處的靈柩前,然后便失聲痛哭起來,什么“你怎么死的這么早啊!”。
18.排成長隊的逝者家屬披麻戴孝,在送殯隊伍中,有4到6個人肩扛棺棍,配合著整個隊伍行進的節奏行走在隊伍中間,他們就是被稱作仵工的抬棺人。
※ "披麻戴孝"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