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都回答鯀可以擔(dān)此大任。
2.“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3.“當(dāng)?shù)蹐驎r,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
4.政策不嚴(yán)謹(jǐn),官風(fēng)不廉政,搞得不好,上官多一妙法,下民增一桎梏,猾吏得一營生也。
5.大哥說的這個言論也可以,可是他們卻迷惑天子,慫恿天子賣官賣爵,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6.這里所指的福爾下民,就是指的保佑本鄉(xiāng)本土家宅平安,添丁進口,六畜興旺,并且為人公道。
7.近來,我在報紙上讀到一篇關(guān)于虐待兒童徵象變得猖獗的文章。普遍虐待無辜兒童的問題令人深感遺憾,它已經(jīng)引起了天下民眾的存眷。
8.這里是縣太爺審案的地方,堂上匾云“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9.庭審中,林怡君以宋太祖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箴言,諷刺阿扁的貪得無厭,要其要有公仆的良心。
10.北檢公訴檢察官林怡君在扁案公訴也表現(xiàn)亮眼,宋太宗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箴言,就是她的論告引用。
11.董卓專權(quán)后,殘虐不仁,橫征暴斂,穢亂后宮,天下民不聊生,人神共憤,朝野亦是哀歌四起,天怒人怨。
12.這位皇帝好經(jīng)商,賣官賣爵,寵幸十常侍,使得閹宦當(dāng)權(quán),天下民不聊生。
13.在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衙門里,可見一“戒石坊”,上書宋太宗的16字“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14.新官上任三把火,葉正清第一把火先燒到了城區(qū)治安上,由于之前姜永朝老邁,汪元治又任人唯錢,底下民警對街頭上有關(guān)系的小混混們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15.此時有阿諛之徒,私欲幕僚向李養(yǎng)川進言,因朝廷淪陷,天下無主,民心渙散,應(yīng)南面稱王,以安天下民心。
16.宋太宗起,以至清末,各級衙門立有一塊“戒石”,上刻“戒石銘”以警戒官員:“爾祿爾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17.一群群平日官吏們眼中的下民、一盤散沙的群氓,瞬時變成了有組織的、令人生畏的黃頭魔鬼,各個紅著眼睛,正嘯叫著,高舉火把與刀劍,魚貫而入……
18.封建思維的一個特徵是防下民作亂,防民之口勝于防川。
19.黨的生日即來到,萬眾掀起祝福潮,你稱我贊把黨愛,奉獻愛心歌飄搖。眾志成城緊靠黨,團結(jié)一心助黨強,舉國上下民心重,90生日映霞光!
20.人命關(guān)天,似成舊言;公務(wù)以關(guān)系遠近而執(zhí),小民疾苦,多期青天;上位就盛世饗而下民生苦,子弟蔽皮羽翼而窮兒讀艱。
21.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五代蜀主孟昶的《令箴》,以及由此簡化而來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22.為了緬懷王審知“膏澤下民”的業(yè)績,開拓人文旅游市場,同安區(qū)于去年年初開始投資興建王審知石塑像文化廣場,歷時一年,耗資200萬元。
23.貴縣治下民風(fēng)如此不堪,莫非諸位不愿整飭?石某可以代勞!
24.千萬眾之城,行走城中也不見擁擠,倒是來往百姓或微笑或頷首致禮陌生,感受之下民風(fēng)淳厚,民為樸實。
25.以后北宋滅了后蜀,宋太宗趙匡義又從這個戒石銘里選了四句十六個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親自抄寫并頒給地方官吏。
26.日前,南河下民居客棧發(fā)起“試住”活動,邀請市民、游客體驗剛剛建成的民居客棧。
27.很多鄉(xiāng)下民居和企業(yè)離本地的電話交換機太遠,使得鋪設(shè)高速設(shè)施經(jīng)濟上難以實施。
28.用文字抒寫民生,用鏡頭記下民情,用報道表達民意,用心服務(wù)于人民,走訪民間冷暖,記錄民間疾苦,如今記者節(jié)到了,唯有送上真誠的祝福‘愿你們節(jié)日快樂’,我表達的可是民意喲。
29.趙爽便是以冉子成的《富貴貧賤論》開智,自視大儒世家,從來便不將低等下民放在眼中,視如草芥。
30.遼東一地戶口數(shù)萬,公孫度治理之下民殷國富,又與高句麗、扶余、三韓等族交好。
31.高溫下民眾大開冷氣,令新德里電力系統(tǒng)不勝負(fù)荷,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停電狀況。
※ "下民"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