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2年,永樂大帝朱棣奪了親侄子的皇位,導致了幾十萬人的戰死沙場;建文帝宮中的宮人、女官、太監被殺戮幾盡;他一次性枉殺1萬4千多人。
2.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3.“這樣辦案,不是枉殺無辜嗎?”然后一甩袖子走了,把開封府尹晾在那里尷尬不已。
4.天地先帝之靈,賊臣王敦傾覆社稷,枉殺忠臣啊。
5.寧可枉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是不是真的就理所當然?破破的橋:自己不進場的股評家大多可疑。
6.從表面上看,韓侂胄是被史彌遠和楊皇后等人“矯詔”枉殺的,但是主謀史彌遠不但未被追責反而重用。
7.但其寬大方針卻受阻撓,如當時*彎“警備總司令部參謀總長”柯遠芬在會議中主張“寧可枉殺99人”,也不可錯放一人,造成濫捕濫殺,白崇禧當場駁斥他。
8.當他們被恐怖組織洗腦灌輸“為真主安拉殉身”,其實,古蘭經說,“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眾人”。
9.對于不信真主的跡象,而且枉殺眾先知,枉殺以正義命人者的人,你應當以痛苦的刑罰向他們報喜。
10.明朝時,因為住在這里的一戶人家扎了一張大腳女人的彩燈,犯了馬娘娘的諱,錦衣衛竟枉殺了整條街的人,所以叫滅街。
11.“真兇”現身三年后,“殺人犯”仍在蹲大牢王子發因被“冤枉殺人”入獄后,年邁的父母在煎熬中度日,愈顯蒼老。
12.一次,有個王宮的衛士偷了宮廷珍寶,楚文王知道大怒,下令要對所有衛士治罪,最終交由廌判定,結果廌抵出這個衛士盜賊,使得無辜者未被枉殺。
13.魏勝以一平民身份,覺察金人意圖,招集忠勇義士三百人,渡淮襲取漣水,攻下海州(今江蘇連云港海州鎮),一路宣布朝廷德意,不枉殺一人。
※ "枉殺"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