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高密市雙羊鎮后店村西,是人們為了紀念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而建立的鄭公祠,西臨濰河,北依礪阜山,屬于省級重點文物古跡保護區。
2.蔡邕鄭玄身邊圍著一群名士學子,大談經綸國事。
3.鄭玄寫好了公文,又寫兩篇頌辭,倍受縣吏的賞識。
4.獻帝建安三年(198年),獻帝征鄭玄為大司農,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給安車一乘,所過郡縣長吏送迎。
5.當然,也只有鄭玄因為擁有前世的神魂,能夠吸納足夠的天地元氣形成內息,又對長生訣了解甚深,方才敢這么干,否則如若換了他人,定會渾淪吞棗、無有所成。
6.當時求學者不遠千里投到鄭玄門下者甚眾,他的徒黨通于天下。
7.博聞、闕疑,慎言其余,鄭玄不僅治學如此,也教育學生要如此。
8.我還記得自己讀的第一本書是白話《世說新語》,里面‘陳平渡江’、‘管寧割席’、‘赤眉軍不打鄭玄宅’的故事,對我教育極深。
9.鄭玄被禁錮后,絕了仕進之路,使杜門不出,隱修經業,集中全部精力來進行遍注群經的工作。
10.但鄭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學習,仍舊日夜尋究誦習,毫無怠倦。
11.凡此種種,已大抵涉及到了校讎學的各個方面,后世有志于以整理古籍為務者,皆以鄭玄所為作為楷式。
12.他在深厚的家學基礎上,精研二十余年,輯錄兩漢經師孟喜、虞翻、京房、鄭玄、荀爽諸家《易》說,并發明《易》理,著《易漢學》八卷。
13.的情況寫成公文并加上頌辭上報,無奈官吏鄙陋無文,寫的東西實在拿不出手,只好請神童鄭玄來改寫。
14.一年,視離經辨志……”東漢鄭玄注云:“離經,斷句絕也。
15.其學生多達四百余人,升堂入室者有五十余人,其中鄭玄、盧植是佼佼者。
16.鄭玄投學門下后,三年不為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沒能見到他的面,只能聽其高足弟子們的講授。
17.而鄭玄注中所保存的文獻材料,說明仁義禮智圣五行說的思想源自孔子。
18.有以中常侍張讓為首的閹宦一黨,以袁槐、楊彪四世三公為首的朝臣世家一黨,以何進為首的外戚一黨,還有王允、蔡邑、鄭玄、皇甫嵩等清流人士為首的北軍、清流派。
19.自此以后,馬融對鄭玄十分看重,鄭玄便把平時學習中發現而未解決的疑難問題一一向馬融求教,對于篇籍的奧旨尋微探幽,無不精研,終得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 "鄭玄"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