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8年打完仗,大英國協要求英國恢復金本位,但英國打仗打窮了,國庫里沒錢,撐了好幾年。
2.泉幣司為移付事:準外交部函稱:準駐美顧公使電稱:報載我國已與日本簽訂幣制借款日金八千萬元,舉辦金本位,以日鈔幣充準備金,留存東京。
3.因此,英國在背離政府本身意圖的情況下獲得了金本位制。
4.金本位制取消后,通脹才于1933年6月之后出現。
5.當一個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時,通常情況下,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金本位制失效。
6.操縱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迫使各國放棄金銀本位,尤其是英國,英鎊放棄金本位后淪為地區性貨幣,美國成為唯一一個有能力發行金本位貨幣的國家。
7.二戰以后,金本位貨幣政策被瓦解,貨幣發行解脫。
8.在非金本位制度下,戰爭的勝敗將決定參戰國貨幣匯率的漲跌,這與貨幣數量關系不大。
9.之后,黃金作為最穩定的一般等價物,也長期是市場上的硬通貨,但當金本位貨幣體系崩潰之后,金幣,又成為收藏者專有的寵物,它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10.越來越多的國家先后放棄了銀本位制,朝著金本位制方向發展。
11.當時的世界金融中心在倫敦,而且大多數主要貿易國家均采用金本位制,也就是說,用于結算的貨幣可兌換成黃金。
12.盡管大蕭條期間金本位制被拋棄,二次大戰后重建國際金融秩序時又恢復了一種較為溫和的固定匯率制,稱作“布雷頓森林制”,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掌管。
13.民族主義反對金本位制,因為他們要斷絕他們的國家與世界市場的聯系,建立盡可能自給自足的國家。
14.1931年被任命為大藏相之后,他立即決定放棄金本位制度,通過膨脹型的財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幫日本擺脫了經濟危機。
15.由于黃金無法滿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因此每個國家都會發行貨幣,并將貨幣與黃金掛鉤,或者采取所謂的金本位制。
※ "金本位"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