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馮家,我見到全部《豫言報》,白連史紙印刷,小字楷書,單面石印,看上去清爽干凈。
2.全靠個人從內地弄來一點連史紙,自己動手加礬、裱背,自己動手改造畫筆,工余時間還得自己動手磨制顏料。
3.該畫報連史紙石印,隨《申報》附送。
4.鉛山,許多人從未聽說過的名字,明朝中葉江南五大手工業區域之一,它的手工“連史紙”與宣紙齊名。
5.稍后,西人美查在上海開設點石齋,石印各書均用上等連史紙,蠅頭端楷,堪稱精雅。
6.它是一冊由上海良友書店出版的限印真跡手寫本,選用上等連史紙,雙色套印,絲線裝訂,在封面上方還專門注明:只印限定一百部售完為止。
7.鄧金坤近日告訴中新社記者,這一傳家寶名叫“連史紙”,是連城宣紙的代表。
8.在中國古紙制作技藝中,江西鉛(讀音為YAN)山連史紙,更是以其悠久的歷史、復雜的工藝和不朽的品質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9.據史料記載,鉛山連史紙具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在元代即被譽為“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
10.西遷的還有上海的龍章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毛邊紙、連史紙。
11.當時間與空間交會在棉紙、連史紙或者其他故紙之上,哪怕從平板電腦上觀瞧,無論木刻、石印或者膠印的版本,都映照著歲月深處的過往……
12.日前,鉛山縣草紙“連史紙”技藝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13.窗花是剪紙的一種樣式,通常也是用紅紙剪的大紅色,而蔚縣是用很薄的連史紙成疊后,然后用白酒和中藥調品色,一色一色點染的,色彩絢麗。
14.清代印書用紙品類極多,有開化紙、綿紙、多地土產綿紙、連史紙、粉連紙、竹連紙、玉版宣、綿雕、毛邊、毛太等。
※ "連史"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