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來漢武帝窮兵黷武,國無寧日,民不聊生。
2.在士大夫們看來,‘以人為畜’不但是丑陋之極的行為,也將導致世風日下、國無寧日。
3.皆因中原武林中人,各個逞強好勝,打打殺殺,弄得國無寧日。
4.除惡務盡,否則國無寧日,貽害無窮。
5.這該死的鰲拜,又鏟除了自己幾名忠臣,如若不盡早實行除鰲計劃的話,恐國無寧日。
6.烽火連天,國無寧日。人生只得流離顛沛。
7.各諸侯擁兵自重,連年征戰,國無寧日,邦無定土。
8.在這二十五年的歲月中,外侵內戰、國情日衰,但熱衷于民族藝術的王仁山,在這種國無寧日的困境下,孜孜不倦地為木版水印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9.對于各種犯罪分子都要嚴懲不貸,否則就國無寧日。
10.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真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嗎?
11.清朝末年,內憂外患,國無寧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國的志士出現,挽救民族的危亡。
12.舊中國,新舊軍閥連年混戰,弄得國無寧日,大地蕭條,生靈涂炭。
※ "國無寧日"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