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頃刻間,煙焰燭天,沿燒殿后及兩廊房屋,共有一百二十余間,俱化為灰燼.
2.陳志平被聘為該站的學術主持,參加“明燭天南。
3.滿頭白發、白發燦然,真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4.那一生,火光燭天,她的愿望亦被大火撲滅。
5.等他們進入射程,火炮開始發威,一炮炮轟將過去,夜空中電閃雷鳴,水中船中轟然巨響,一時間火光燭天,映紅了海面。
6.白雕羽翼一展飛入千丈高空,直入云端,山巒在眼下不斷倒退,落日的余輝將晚霞映得一片炫麗,遠處有雪山,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山川,一派江山如畫。
7.這時是隆冬時節,天氣干燥,樹木極易著火,幾千支火把被扔進了樹叢,當然是大火四起了,片刻間便是火光燭天。
8.孫家少年沖上來的兩位少年,一咬牙,醒靈刀火光燭天,直迎了過去。
9.一聲巨響,柔鐵從灌木中悄悄探出頭來,只見少林寺內一片火光燭天。
10.亭柱前聯為隸書體,文曰“北極位尊恩媲萬家生佛,南閩地迥靈鐘五里長亭”,后聯為行書體,文曰“寶劍燭天降龍伏虎,福星當路鳳翥鸞翔”。
11.文章說,唐朝首都長安,實施宵禁,但在元宵前后三天,城開不夜,方便民眾賞燈,光燭天地,百戲雜陳,熱鬧非凡,歷代沿而成習,至今不歇,俗稱“小過年”。
※ "燭天"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