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明宮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大明宮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
2.每一個讀書人或者武將都無法抵擋開國功臣的誘惑,畢竟這是名垂千古的機會,趙炎看著眾人的表情淡淡的笑了笑,高素有些疑惑的問道:“王爺,那么宣政殿?”。
3.當宣政廳執(zhí)事到貞貴妃的景榮宮宣讀懿旨時,貞貴妃差點暈倒。
4.唐朝時,皇帝頒布圣旨的宣政殿,稱為“正衙”,皇帝居住的紫宸殿,稱為“內衙”。
5.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6.杜甫的詩句“侍臣緩步歸青鎖,退食從容出每遲”就是描繪大臣們在宣政殿上朝退朝的情景。
7.華陽洲隸屬宣政司管轄,州城并不算大,人口只有百萬,此地距延安府只有千里之距,如快馬加鞭的話,兩地之間三天可到。
8.碧欣攀污國母連坐九族;雜務太監(jiān)躲懶憊賴杖斃;穆妃不分情由誣陷尊尚三日后問斬;靖王李玨宣政殿弒君,驚擾圣駕三日后一并問斬。
9.各級朝官驚魂甫定,正欲進入宣政殿朝見皇帝,內里卻由內傳出詔旨:陛下有敕,命各位宰相入見,其余朝官均到月華門左右金吾仗院,協(xié)同審案。
10.恢宏莊嚴的宣政殿內闃然無聲,僅剩皇帝的指節(jié)漫不經心叩著御案的沉悶聲,靜得可怕。
11.即位的當天他祭謁太祖廟,行柴冊禮,御宣政殿受群臣朝賀,接受尊號曰嗣圣皇帝,尊述律平為應天皇太后,冊封皇妃蕭氏為皇后,祭告天地,遣使諭告諸國。
12.但脫脫對左司郎中汝中柏十分倚重,引起哈麻不快,脫脫改哈麻為宣政院使,且位居第三,于是哈麻對脫脫懷恨在心。
13.還要麻煩宣政使(王繼恩的官職)跟我一起去檢尋出來,一看就知道由誰來繼承大統(tǒng)。
14.位于長安城東北部的大明宮,規(guī)模宏大、建筑壯麗,唐朝大多數(shù)皇帝都在此居住和處理內政外交,含元殿和宣政殿,是大明宮朝政核心區(qū)。
15.時間已經接近晌午,大明宮宣政殿內,朝會還在舉行,不過此時的大明宮正門丹鳳門外,出現(xiàn)了奇怪的一幕。
16.亥時一刻,楊敖出現(xiàn)在宣政殿中,內侍呼喝百官行禮,禮畢后,一日朝事正式開始。
※ "宣政"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