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些場合,簡練的文言才有力量,所以“毋忘在莒”之后有“莊敬自強”,“莊敬自強”之后有“戒急用忍”。
2.“毋忘在莒”和南北朝時期著作《文心雕龍》皆出于此。
3.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并稱為山東三大文化,“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自這里。
4.在莒州期間,他深入調查,深以戰亂、天災致典籍散失為憾,認為莒地“而數千百年以來,圣賢所居,豪杰崛起,忠孝節義,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烺烺,多可紀者。
5.4月份,將邀請高檔樂團到日照文化交流演出,修改復排呂劇《毋忘在莒》并進行公演。
6.而當時定名為“莒拳”,意思是配合當時推展的“毋忘在莒”運動,激發士氣。
7.據說讀中學時,李敖就已有藏書500多本,16歲時投給雜志的稿件,就包括《毋忘在莒的出處》、《行李考》等艱澀題目,可見涉獵之廣。
8.經國先生取名萬安,就是要我和萬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經國先生借著兒子的這個名字告訴我,記得你小時候經歷的辛苦歲月。
9.公元前686年夏,鮑叔牙護齊公子小白奔莒避亂,留下一個齊國版的臥薪嘗膽故事——“毋忘在莒”,次年小白返齊登基,有了一代霸主齊桓公。
10.經過半年多緊張有序的劇本修改、演員調配和劇目排演,近日,新版《毋忘在莒》在日照會展中心成功首演。
11.挖掘開發日照市特有歷史文化資源,提升黑陶、綠茶、農民畫等傳統文化產業品質,培育水運之都、日出先照、毋忘在莒、山岳五蓮等特色文化品牌。
12.莒地歷史悠久,商為姑幕國,周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莒縣縣城曾是春秋時期莒國都城所在地,“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這里。
※ "在莒"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