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漢大將周勃因被人誣告下獄,盡管他是“除呂安劉”功名蓋世的右丞相,但一入囹圄即受獄吏“侵辱”。
2.自古軍中驗功,皆憑俘馘、旗幟、鎧仗,有則行賞,故人皆用命,非如獄吏以摘奸發(fā)伏為能。
3.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國監(jiān)獄全部腐敗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縣作調(diào)查時該縣的一個小獄吏。
4.順帝也為所迷,派有司從嚴(yán)鞫訊,二日中傳考四獄,獄吏勸詡自裁,詡奮然道:“寧伏歐刀,表示遠(yuǎn)近,不愿輕自捐生!”。
5.獄吏的舉手之勞,可以決定監(jiān)犯的禍福乃至生死,借用清人的話來說,“人命可出可入,訟獄可上可下,盜賊可拘可縱”。
6.戴宗在江州做獄吏,欺壓犯人,逼勒財物,作威作福。
7.,嚴(yán)防獄吏舞文弄法,離開事實去嚴(yán)訊旁求,造成冤濫。
8.于是童子以讀書為至苦,就學(xué)校如就囹圄,對師長如對獄吏,恒思半途廢業(yè),棄文就武。
9.楊稷施奸時被一獄吏看見了影兒,報告了縣令馬順;馬順透信給了紀(jì)綱。
10.伙看見我母親正在等女獄吏帶她過來.
11.在礦場有一名獄吏好好像對我們特別有敵意.
12.并非所有的獄吏都是妖魔鬼怪.
13.在某種程度上講,這些獄吏本身也是囚犯.
14.他已經(jīng)在這座小城的監(jiān)獄里當(dāng)了20年的獄吏了.
15.董仲君者,臨準(zhǔn)(今江蘇泗洪或盱眙)人也,服氣練形,二百余歲不老,曾被誣系獄,乃佯死,須臾出,獄吏乃異出之,忽失所在。
16.身著緇衣,腳蹬皂靴,縮頭縮腦的獄吏,在給死刑囚犯送來晚飯時,微微笑道:詹事,聽說你的事也許殺不了頭了,你就多用點飯吧。
17.在聽訟理獄方面,他特別強(qiáng)調(diào)“必本所犯之事以為主”,做到“求實”,而不“飾實”,嚴(yán)防獄吏舞文弄法,離開事實去嚴(yán)訊旁求,造成冤濫。
18.我始終力圖對我所在的牢房的獄吏保持和氣;含有敵意是自找沒趣.
19.總之,我們與獄吏間相互同等對待.
20.取得獄吏們的同情有利于我們交流信息,這是在羅賓島上進(jìn)行的多種要務(wù)之一.
※ "獄吏"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