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戚家軍抗倭,反映的是明朝末年我東南沿海居民自發組織起來,在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帶領下奮力反抗倭寇騷擾入侵的故事。
2.此后,戚繼光多次與倭寇作戰,先后取得龍山、岑港、桃渚之戰的勝利。
3.當年戚繼光義烏招兵,大殺倭寇,打的倭寇聞名喪膽。
4.如明代名將戚繼光亦以岳飛為榜樣,練就了抗倭勁旅“戚家軍”。
5.他們頭上戴著羊皮帽,身披雪花,背著背包,抬著帳篷,踏著積雪,來到景忠山下三屯營一帶安營扎寨,決心在戚繼光建立功勛的地方,創造當代軍人的光輝業績。
6.柳云相信戚繼光絕不是真的愛什么風雅,要以詩詞出名,而只是要以此博得廣大文官集團的認同,認為他不是一個粗鄙不通文墨的武將,而是儒將。
7.水師營里,又有長官借給他看過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所著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因此,他衷心敬慕關岳,私淑戚公,忠君愛國的思想根深蒂固。
8.當著內閣大臣的面,沈覺非任命戚繼光為整頓京營全權大臣,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少保,賜給上方寶劍,凡軍中不遵號令者不分貴賤皆可斬之。
9.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戚繼光?
10.戚繼光守薊州,此人年輕有為,賞罰分明、身先士卒,面相俊朗,頗有威信。
11.養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戚繼光?
12.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業。戚繼光?
13.一千二百多里的長城,經戚繼光的精心籌劃,變成了一道城墻高峙、墩臺林立,烽火臺相望的堅固防線。
14.此大捷戰訊傳至京城,朝廷甚喜,升遷戚繼光為都指揮使。
15.《戚繼光英雄傳》,其預告片在網上播出后,粗糙的畫面、僵硬的人物動作、單薄的音效以及劇中詩詞出現大量錯別字等立刻遭到業內人士和網友的大規模指謫。
16.戚繼光聞言一怔,當即從諫如流,不再固執己見。
17.戚繼光笑道,這譚綸雖是文臣,卻喜歡武事,而且精通兵法,節制精明,信賞必罰,戰績輝煌,大受諸將愛戴。
18.明代戚繼光將軍,改鑄精絕,傳之于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擎旗,賴以刀法,威震華夏。
19.讀者諸君,假如你的太太,對于你,施下最嚴酷的壓力,你必須敬謹承受,才能忍辱負重,擔當國家大事,這是王導、謝安、戚繼光諸人成功秘訣。
20.正由于如此,主將戚繼光才不憚其煩地再三申明全隊人員密切配合的重要性,并以一體賞罰來作紀律上的保證。
21.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戚繼光?
22.回營繳令,諸路將領向戚小將賀功,獨戚繼光面無悅色,聽完兒子稟報之后,勃然大努,立命綁出營門正法。
23.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支援福建,接連掃平寧德橫嶼、福清牛田、莆田林墩之功,在此處修建戚公祠,李義軒功不可沒。
24.高手,助戚繼光一舉敉平了倭寇。
25.張居正也對戚繼光大力支持,練新軍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各項開銷有求必應,從無半點留難。
26.因其慕戚繼光之英名,遂將賓館命名為光園.
27.概括起來,戚繼光要找的是這樣一群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為人老實,遵紀守法服從政府,敢打硬仗,敢沖鋒不怕死,具備二愣子性格的肌肉男。
28.胡宜春若是真降,他深知戚繼光的軍情,無疑可助我破敵;若是詐降,而又不被識破,那時我等將死無噍類矣!請大王務必反復斟酌而行。
29.唐潛龍為了盡快決出勝負,佯裝轉頭去看那黃衣使者,此時戚繼光的金槍正好刺中了唐潛龍的左上臂,只聽見唐潛龍“”。
30.戚繼光這幫參加武舉考試的考生,有功夫、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四有青年啊!
31.新軍在戚繼光領導下,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對百姓秋毫無犯,多次建立戰功,戰斗力非常強,被人們譽為“戚家軍”。
32.戚繼光在說到槍法與楊家槍的關系時曾經說“夫長槍之法始于楊氏,謂之曰楊家槍”。
33.戚繼光率領他的戚家軍百戰百勝,驅除了倭寇。
34.布魯諾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為真理獻身的勇敢;貝多芬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挑戰命運的勇敢;屈原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為國投江的勇敢;戚繼光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上陣殺敵的勇敢。
35.布魯諾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為真理獻身的勇氣;貝多芬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挑戰命運的勇氣;屈原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為國投江的勇氣;戚繼光是勇敢的,因為他擁有上陣殺敵的勇氣。
36.張凡就是歷史成績再差,也聽過戚繼光這位鼎鼎大名的大明傳世名將,抗倭英雄。
37.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
38.這條整整齊齊大理石長城長約2公里,每塊石重約千斤,為著名將領戚繼光主持北邊軍務時所增修。
※ "戚繼光"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