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紳士等蹈厲奮發,提倡桑梓,志士漸集于湘楚。
2.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人民子弟兵將牢記重托,不辱使命,枕戈待旦,精武強能,為實現強軍夢躍馬揚鞭、蹈厲奮發。
3.發憤圖強奮發圖強奮發蹈厲披荊斬棘聞雞起舞我武惟揚。
4.我武惟揚,愿諸君蹈厲奮發,無分南拳北腿,強者既來須露穎。
5.抗戰時期“民族主義文學”的發揚蹈厲,或慷慨悲歌的文章,都是為了振奮民族精神,達到團結勝利的目的。
6.建國初期我國人民發揚蹈厲,全心投入社會建設當中。
7.盧溝橋畔的勛章與雕塑,緬懷的是這場救亡圖存偉大斗爭中無數的奉獻者、殉難者,記取的更是這一段“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歷史。
8.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要有對先人遺澤蹈厲發揚的自信,也需有對時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月滿冰輪,人約黃昏。
9.今舞者發揚蹈厲、進退俯仰,既不足以稱成功盛德,失其所向,而文舞容節尤無法度,則舞不象成也。
10.當國家和民族面臨滅頂之災時,中國人終于有了“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覺醒。
11.湖南在臺湘籍人士及后裔多,據不完全統計有60萬人左右,他們秉承湖湘文化之風骨,精誠團結,蹈厲奮發,成就斐然。
12.凡我華裔,莫不誼切苔岑,同榮共辱;更應奮發蹈厲,戳力同心。
13.為了救亡圖存,中國的志士仁人蹈厲奮發、艱苦求索,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絕的嘗試和可歌可泣的斗爭。
14.省委一系列頂層設計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推動全省奮袂而起、奮發蹈厲,不斷邁出發展升級新步伐。
15.那奮發蹈厲睥睨天下的趙武靈王、禮賢下士門客三千的平原公子,完璧歸趙的藺相如,老當益壯的廉頗,脫穎自薦的毛遂……一時之雄,都已作古。
16.然而,光環的背后,幾乎沒有人知道18年前的朱張金是怎樣攻苦食淡、奮發蹈厲的。
17.鼓樂聲中,運動員發揚蹈厲地走進了運動場地。
※ "蹈厲"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