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蕪湖米市的盛衰,與厘金制度的設廢有著密切的關聯。
2.比他小兩歲的弟弟榮德生在14歲時到上海通順錢莊當學徒,3年學徒生涯練就了一把鐵算盤,一手好書法,滿師后跟隨父親到廣東三河縣河口厘金局任賬房。
3.厘金為害之烈成為近代最大的禍患之一。
4.他原想在賬目上找岔子,安個“貪贓枉法”的罪名,名正言順奪回厘金局,無奈李準賬目滴水不漏。
5.11天后,盛宣懷與四國銀行團簽訂條約,規定清廷借款1000萬英鎊,年息5厘,以四省厘金520萬兩為抵押,修建粵漢鐵路,規定“鐵路3年完成,貸款40年還清”。
6.1902年初,因市面制錢缺少,不敷周轉,由江西布政局飭江西厘金局籌撥資本銀80萬兩,在南昌成立江西官錢局。
7.基本思路:首先研究厘金制度起源,即從晚清財政體制的角度,分析厘金制度被采行的緣由和被推廣的原因。
8.方今圣明在上,固已興利除弊,澤溥蒼生,矧茲理財之要圖,可不速加整頓以紓吾民之積困乎?子潛氏日:厘金之弊罄竹難書。
9.他公開為欠租的佃農叫苦,公開為被追收厘金的紡織機匠叫屈,他拼著老命為吳縣西山四千八百萬畝附征田加征全額稅賦之事對上抗爭。
10.厘金是清后期產生的一種內地商業稅.
11.財政收入研究側重于外債、關稅與厘金,而對外賠款仍是財政支出研究的熱點。
※ "厘金"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