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罵兒子四喪,是俗人之責(zé),還是方外人之責(zé)?宏法大師卻責(zé)他傷了親情,又是俗人之責(zé),還是出家人之責(zé)?二人對責(zé),真是責(zé)得顛三倒四。
2.有一次他借機(jī)提醒耿京,說這個和尚是方外人,不懂禮數(shù),但聽說他有些武藝,該讓他上陣試試看。
3.張道人雖然修為頗深,但終究是方外人,于這骨肉親情看的倒是比普通人淡些,此時被一個十來歲的孩童用這話頂回來,一時間也是語塞。
4.前塵往事終已過,自此我是方外人。
5.無量佛,貧道方外人,豈可過問紅塵中事!
6.俗稱方外人為外家,俗家人為內(nèi)家。
7.將軍,好卦象,方外人許,自是方外人。
8.這本是方外人用的名詞,它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9.本地人說那方外人思想開化,不懂禮教,方外人說那本地人,思想保守,難以開化。
※ "方外人"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