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聽說你數度壞了契丹人的奸謀,殺過好幾個契丹的英雄人物,那么我們先前‘養虎貽患’的顧忌,便成了杞人之憂。
2.契丹的國書上是怎么說來著?
3.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顯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關,契丹震恐,倉皇北遁,“幽云十六州”。
4.南討契丹多阻難,建牙松漠臨潢川。
5.杜重威是晉帝石敬塘的妹婿,石敬塘當年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給契丹人,還向契丹人自稱兒皇帝,他這個妹婿同他一樣都是沒有骨氣的人。
6.《宋會要輯稿》記載的折太君與楊業、楊延昭為同時代人,折氏夫婦守邊四十多年,契丹聞之膽寒。
7.但說要將他撫養長大,契丹人是我們死仇,我們三人心中都想到了‘養虎貽患’四字。
8.世宗親統大軍北伐契丹,功破益津關、淤口關、瓦橋關、盡取瀛洲、鄚州,揮兵向幽州時病倒,先有人勸世宗班兵,世宗說:“無燕云關山,國不能安必民不能優養!”。
9.兵火之馀,府庫殫竭,民間困窮,而契丹征求無厭。
10.她沒有停留在建章立制的層面上,而是著眼于推進契丹社會封建化的長遠戰略。
11.陛下屢敕臣承奉契丹,勿自起釁端;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12.據赤峰博物館館員、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理事張松柏先生介紹說,草原石屋,原屹立于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遼祖州城北隅,為契丹王朝祭祀遠祖的神廟。
13.契丹使瀛州刺史劉延祚遺樂壽監軍王巒書,請舉城內附。
14.司徒翔云以破釜沉舟的氣勢,餓虎攢羊般殺入契丹騎兵陣中,勇不可擋,殺人猶如砍瓜切菜。
15.氣流源源不斷,愈來愈多,如涓涓細流匯入他的契丹內,蘊養著他的契丹。
16.他推崇詩人白居易,以契丹文翻譯《白居易諷諫集》。
17.往古來今,我還沒聽說過契丹有女主上位的。
18.玄宗時期,契丹“歸化”人口的大量存在,與唐朝政府的極力招納和扇惑政策密切相關。
19.公元999年契丹攻宋,宋將楊延昭時在遂城時逢大寒,汲水灌城上,旦夕成冰,堅滑不可上,契丹潰退。
20.經日本太平洋大學烏拉熙春教授的翻譯和考證,耶律玦乃契丹始祖迪輦鮮質可汗第八代孫,由此初步認定該旗是大契丹遙輦氏的發祥地。
21.初,杜重威既以晉軍降契丹,契丹主悉收其鎧仗數百萬貯恒州,驅馬數萬歸其國,遣重威將其眾從己而南。
22.夏國擁兵自固,占據夏、銀、甘、涼十數州,地接黃河、玉門,控大漠、蕭關,與宋朝、契丹呈鼎足之勢。
23.我是豬狗也不如的契丹胡虜,自今而后,你不用再見我了。
24.那名鐵甲巨人應該是慕田峪唐軍第一勇士,頗有英雄氣概,竟敢以卵擊石,敢沖契丹大軍的軍陣。
25.在路上走了半個多月,免不了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這一日來到契丹首府松漠州,在驛館里住了一夜。
26.錫伯族先祖帶著東胡系鮮卑文化一路南遷,先后與契丹、女真、蒙古等進行了文化交流。
27.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茍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
28.維翰勸帝推誠棄怨以撫籓鎮,卑辭厚禮以奉契丹,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
29.趙匡胤黃袍加身,氣吞山河,大宋禁軍揮戈指天下;雁門關外,契丹遼國初露崢嶸,厲兵秣馬,以待天時;面對如此兵鋒,南唐儒家少年,投筆從戎,烏衣行天下。
30.契丹從東面來襲,要翻越崇山峻嶺,契丹人就不能騎馬了,然后再轉向南面,來攻慕田峪內支城的南城門。
31.回鶻人進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32.契丹無道,陵轢我疆域,奴隸我人民,屢加無名之師,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佑獲,殄滅之,惟王許我和親,結為兄弟,以成世世無窮之好。
33.則河北藩籬盡撤,契丹的騎兵就可沿著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沖河朔。
34.由于史料不足,以至契丹族的創名,古籍中異說并存,成為遼史研究的紛歧問題。
35.李致果有令,逐北營步卒只需鼓噪而進,用打草驚蛇之計,把契丹游騎驅趕出山林既可。
36.最不濟最后將罪名推給西夏或者契丹身上,本王爺生榮死哀,他們升官發財,可謂皆大歡喜。
37.為了迷惑皇帝,他騙誘契丹各酋長,大排酒宴,酒中放麻藥,待他們喝得酣醉,將其全部斬首,先后殺戮數千人,將被殺人的耳朵獻到闕下。
38.在契丹,我待在太子身邊,手頭受賞賜的奇珍異玩數不勝數,倒不是眼高見慣,是我真不待見這等方物。
39.好!都是硬掙猙的漢子,我們要為死去兄弟姐妹報仇,用契丹人的鮮血告慰她們的在天之靈!以血換血,以牙還牙。
40.安祿山性驍勇,能通解運用六蕃語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現在的翻譯官,其后任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捉上將,升討擊使,但因與奚、契丹戰敗,罪大當誅,因此被送往京師。
41.一鎮節度使日理萬機,定州又是處在契丹人南下的要沖之地,孫方簡日日都要防備契丹人南下,確實也沒空來理會他一個小小的親軍侍衛。
42.唐新州,后唐置威塞軍節度,石晉以賂契丹。
43.車臣人是北高加索土生土長的民族,語言屬于高加索語系達格斯坦語族;而契丹人的語言顯然應該屬于阿爾泰語系。
44.契丹主將數萬騎入寇,攻內丘,五日不克,死傷其眾。
45.此外,作為絕世不傳的善本書籍《契丹藏》的復刻本,遼金石經更是價值倍增,成為校勘歷代木刻藏經字句脫誤的最好版本。
46.越接近定州,難民越多,等他趕到定州的時候,契丹的人馬已經北撤了,據說兩日前晉王的騎兵隊已經趕到了定州,契丹的一萬前軍聞風遠遁,已經北撤到王都附近。
47.他首先在營州制造缺糧的輿論,并故意讓被俘的唐軍逃跑,唐軍統帥曹仁師見—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黃饑瘦,并從他們那里得知營州嚴重缺糧,營州城內契丹將士軍心不穩。
48.盧龍節度使趙德鈞邀擊契丹,北走者殆無孑遺。
49.我們契丹人各個都是好漢,連酒都喝不得,還算英雄么,難道大哥這神豹隊徒有其名,卻都是些不善酒的巴嘎亞?
50.北宋年間,鋒火連年,兵慌馬亂,矢石之難,兵連禍結,赤地千里,人們是多么希望偃甲息兵,休養生息啊!女真族與契丹,大宋三者互相交界。
51.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卻要強分為契丹、大宋、女真、高麗?你到我境內來打草谷,我到你境內去殺人放火?你罵我遼狗?我罵你宋豬?
52.喬峰是契丹人;段譽是刀白鳳和段延慶一段孽緣的結果;虛竹更奇,是少林寺方丈和葉二娘的兒子。
53.院子外面有十幾個契丹兵正在大車上裝糧食和包著財物的包袱,把牛羊系在大車的周圍,神閑氣定的好象自己在搬家,沒有一絲搶劫別人東西的羞愧和慌張。
54.五代時期,后晉大將軍李存審在武遂東二十里,夾瀑河筑南北二城,號“得勝”與后宋相距,后失陷契丹。
55.在被后晉那個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契丹人后才改的名字。
56.電視劇中耶律洪基為人雄才大略,知人善用,眼光不凡的發現了喬峰這個人才,一心擴大遼國疆土,引領著契丹族完成輝煌大業。
57.北宋對契丹歸明人的安置措施既受到歸明人出身背景的影響,也受到北宋與遼國關系的影響。
58.依靠無人企及的天賦,以及氣蓋山河的悍勇,獨戰上千名契丹軍。
59.石敬瑭聞訊后大驚失色,急忙派遣桑維翰趕到契丹軍營,從早到晚跪在耶律德光帳前哭訴,用盡心思據理力爭。
60.桑維翰攜石敬瑭書信出使契丹,遞上奏表,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喜,石敬瑭所提之是盡皆應允,約言整兵五日,舉六萬雄兵南下相助,以信炮為號。
61.契丹已亡,黨項疲弱,金國又與我朝交好,正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何來拼命一說?
62.眾人聽到和契丹打仗,都忍不住熱血如沸,又是栗栗危懼,大宋屢世受契丹欺凌,打一仗,敗一仗,喪師割地,軍民死于契丹刀槍之下的著實不少。
63.儒學在遼境內的流傳加倍擴大和深化,其所提倡的忠孝節義等漢族封建傳統道德觀點,也慢慢為契丹人所認同,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標準。
64.北路契丹國國主耶律阿保機斗志昂揚,一心要打到中原,十年里秣馬厲兵,若無李克用北邊死死相抗,也早被契丹兵打到中原腹地。
65.北宋末年,以宋徽宗為首的統治集團為收復五代時期割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與金簽訂了“海上之盟”。
66.五百名契丹騎兵翻身上馬,揮動手中的圓月彎刀,殺氣騰騰,馬背上的英雄氣蓋山河。
67.我們中很多人對于契丹族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金庸小說中喬峰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亂后受封為南院大王,騎馬射箭、飲酒吃肉的景象……
68.其時李雍正率文武百官迎接原突*厥附庸國,突*厥降唐后轉向唐朝俯首稱臣的契丹部落聯盟首領之子耶律畢扎所率的使節團。
69.孰料這支前鋒剛剛追至淤口關,即遭遇契丹南院大王迪輦、將軍高謨翰大軍分兵合擊,梁漢璋部苦戰竟日,終于寡不敵眾,梁漢璋中流矢陣亡,前鋒二千騎全軍覆沒。
70.眾人如蒙大赦,慌手忙腳的收拾了賭具,接著迅速拾掇衣裝,牽出駿馬,顯示出李光弼平時嚴格訓練的水準,不到一刻鐘,三十騎契丹少年全數聚集在前院之中。
71.崇慶元年(1212)正月,契丹人耶律留哥聚眾于隆安(今吉林農安)舉兵反金,自封為都元帥。
72.母蕭太后奉遺詔攝政,任室昉、韓德讓及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以為輔佐,和輯契丹貴族,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弊蠹,改革法度。
※ "契丹"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