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晚飯后,他在小飯桌上點一支洋蠟,放一摞白紙,一寫就到深夜。
2.可見,在當時的川邊,以食材作為禮物是常見做法,信箋、羊毫筆等文具用品也在當時的藏族同胞互贈禮品之列,至于洋蠟,已經是與內地同等發達的事物了。
3.爹引廣茂往下鉆,里面一團漆黑,爹點燃隨身帶的洋蠟,廣茂發現這個石洞其實就是一塊塊大石頭搭出的縫隙。
4.1905年,林輔臣呈報陜甘總督,建議設立甘肅制造油燭糖酒公司,開采玉門石油制造洋蠟、洋胰子,并種植蘿卜、葡萄造糖、造酒。
5.你看我下鄉山東演出,演到半截沒有電了,就拿著洋蠟手電筒在哪唱,臺上音響都沒有了也照樣唱,觀眾非常歡迎,更沒有走的了,我也非常受感動。
6.建立起來了,記得小的時候,釘子叫洋釘,蠟燭叫洋蠟.
7.他們跋涉遷徙來到這富饒的黑土地,與涌入的多國移民共同雜居,生活在洋火、洋蠟、洋柿子、洋酒、洋油的舶來品中。
8.當年,我的父親在朝天宮附近經營“五洋”生意,賣的是“洋火、洋煙、洋酒、洋蠟”等五種洋貨,用現在的話來講,開的就是小百貨店。
9.和平不易,建設坎坷;滿目瘡疫,積貧積弱;洋釘洋油,洋蠟洋火;不能自給,皆為奇貨;一窮二白,再塑山河!節衣縮食,先輩楷模;自力更生,勤儉建國。
10.六是由主辦社派人打出五色旗,在旗桿懸掛上洋蠟、打氣筒、牛籠嘴、馬叉子、紅白蘿卜等物,到鄰村去游街,接著騎馬到各村的墻頭拔社旗,強迫參與。
11.對此,抗日會每日出動檢查員近百人,在南京的大小商店查拿日貨,扣留大量面粉、紙張、毛線、鉛絲、食糖、化妝品、火柴、洋蠟等日貨。
12.更尕老人講,他從小就生活在這里,一直過著酥油點燈,洋蠟照明,牛糞取暖的日子。
13.電壓相當低,米碾總害怕,晚上干點活,電燈加洋蠟。
※ "洋蠟"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